

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可能發(fā)生各種神經系統(tǒng)并發(fā)癥,如腦炎、小腦性共濟失調、橫貫性脊髓炎、多神經根炎、Reye綜合征、基底節(jié)梗塞等。其中以小腦性共濟失調最為多見。
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(VZV)引起小腦性共濟失調的發(fā)病機制有兩種意見:①VZV直接侵入腦組織;②VZV感染引起自身免疫。認為病毒直接引起腦炎的理由是:皮疹之前有病毒血癥;在皮疹出現之前腦脊液中有病毒DNA;腦炎在皮疹后發(fā)生者,腦脊液中亦見到VZV。自身免疫假說認為:腦病理多數缺乏活動性病毒復制;病理和MRI所見的脫髓鞘病變符合自身免疫。近來有的作者認為,共濟失調發(fā)生于皮疹之前者,是由于VZV直接侵入腦組織,即在早期的病毒血癥期病毒入腦;共濟失調發(fā)生于皮疹之后者,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,如果在皮疹數周后才發(fā)生共濟失調者,則在時間上更符合自身免疫性感染后脫髓鞘病。
【臨床表現】
水痘最多見于1~7歲。不發(fā)熱或低熱。可有腦炎癥狀,如嗜睡、淡漠、輕微一側性腱反射亢進等。小腦性共濟失調以軀干受累最重,不能獨站,步態(tài)不穩(wěn)。有構音障礙、言語不清。肢體共濟失調表現為指鼻不穩(wěn)、辨距不良。嚴重者四肢肌張力低下,腱反射減低。眼震或有或無。顱神經正常,眼底正常,感覺無障礙。
共濟失調多發(fā)生于水痘皮疹以后3~8天,最多見為5天。少數病例在皮疹之前10~18天出現小腦癥狀,稱為"發(fā)疹前水痘腦炎伴小腦性共濟失調"。也有報道在VZV疫苗接種后出現腦炎者,例如1例2歲小兒在接種后10天出現共濟失調、走路不穩(wěn)、構音障礙,MRI的T2加權可見小腦白質、頂枕葉白質和蒼白球呈現高信號,符合脫髓鞘病變。
【診斷】
本病時腦電圖多為正常,有明顯腦炎癥狀者可呈現彌漫性慢活動。腦脊液細胞不增多,或輕度增多(30~60),以單核細胞為著,蛋白正?;蛏栽龈?,糖正常。腦CT常不能發(fā)現病變,MRI可見小腦、大腦、基底節(jié)有多發(fā)性脫髓鞘病變,而多數是限局性一過性小腦、橋腦脫髓鞘,或只限于小腦腳脫髓鞘。
根據接觸史、皮疹,可測定血和腦脊液中抗VZV抗體。在腦脊液中測定VZV的DNA序列可有作出快速的病因診斷。PCR方法快速可靠,可測得病毒血癥及腦脊液VZV的DNA,腦脊液用量僅100μl即可(1995)。對于發(fā)疹前水痘腦炎或接種后水痘腦炎的診斷,PCR是最好的手段。本病有時常與Reye綜合征鑒別,但本病時肝酶正常,血氨不高。
【治療】
可用無環(huán)鳥苷,在皮疹后24小時以內應用可縮短病程和減輕癥狀。激素的應用有不同意見。輕癥共濟失調在2~4天內即好轉,l~2周內恢復。重癥者在數月內完全恢復,極少有癥狀持續(xù)更長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