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,秋季氣候干燥少雨,空氣濕度較低,中醫(yī)認為秋季是陽氣最旺盛的時節(jié),干燥的天氣容易導致胃火旺盛、情緒不穩(wěn)定,是引發(fā)上火的重要原因。面對秋季上火問題,我們應(yīng)該如何處理呢?以下將介紹一些秋季干燥上火的解決方法,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幫助。
改善秋季上火的食療方推薦
首先是喝蓮子湯去心火
根據(jù)虛實不同,虛火表現(xiàn)為低熱、盜汗、心煩、口干等癥狀;實火則表現(xiàn)為反復口腔潰瘍、口干、小便短赤、心煩易怒等。蓮子30克(不去蓮心),桅子15克(用紗布包扎),加適量冰糖和水煎煮,食用蓮子并喝湯。
其次是吃豬肝可去肺火
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、潮熱盜汗、手足心熱、失眠、舌紅等癥狀。豬肝1付,菊花30克(用紗布包好),一起煮至肝熟,食用肝并喝湯。
再者是喝綠豆粥去胃火
根據(jù)虛實不同,虛火表現(xiàn)為輕微咳嗽、飲食量少、便秘、腹脹、舌紅、少苔;實火則表現(xiàn)為上腹不適、口干口苦、大便干硬。石膏粉30克,粳米、綠豆適量,先煎煮石膏,過濾取清液,再加入粳米、綠豆煮粥食用。
另外是喝梨水去肝火
頭痛、頭暈、耳鳴、眼干、口苦口臭、兩肋脹痛等癥狀。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,梨2個,削皮切塊,加適量冰糖和清水燉服。
最后是吃豬腰去腎火
頭暈?zāi)垦?、耳鳴耳聾、腰脊酸軟、潮熱盜汗、五心煩躁等癥狀。豬腰2只,枸杞子、山萸肉各15克,一起煮至豬腰熟,食用豬腰并喝湯。
改善秋季上火的飲食推薦
首先是梨
梨性寒,有清熱、化痰、生津止渴等功效,尤其適合秋季食用以緩解咽喉干燥。梨可生吃或熟食,制成汁或切片煮粥、煎湯飲用。但由于梨性寒,體質(zhì)虛寒、寒咳者不宜生食,畏寒肢冷者、腹胃虛弱者不宜多食或最好避免。
其次是白蘿卜
白蘿卜有“小人參”之稱,生食可清熱生津、補水利尿、化痰止咳;煮熟則益脾和胃、消食下氣。入秋的白蘿卜肉質(zhì)肥厚豐潤、清甜爽口,對咳嗽痰多、咽喉炎、聲音嘶啞的人有幫助。但白蘿卜并非人人適合食用,氣虛、陽虛型便秘者食用可能加重癥狀。
再者是荸薺
荸薺又稱馬蹄,有“地下雪梨”之美譽。荸薺性味甘寒,有清肺利咽、化濕
歡迎轉(zhuǎn)載分享本文鏈接:http://hengjiedu.cn/zhuanti/autumn_moisture/274266.html